作者归档 thee

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厅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在榕召开

2025年1月17日,福建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厅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在福州召开。

会上,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报了2024年全省软件正版化工作情况,通报了我省78家省直机关单位2024年度软件正版化评议工作开展情况。各成员单位联络员按照联席会议职责分工,汇报交流了本单位所监管行业、领域2024年软件正版化工作情况,针对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对做好2025年我省软件正版化进行专题讨论。

会议强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落细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抓实抓好计算机软硬件采购源头监管、督促检查和考核评议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等17家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推进使用正版软件有关工作的同志参加本次会议。

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2025年春节将至,多部电影作品将集中在院线放映,受到权利人、产业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工作部署,营造健康有序的春节观影环境,护航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于近日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院线电影版权保护工作聚焦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加强重点作品预警保护、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加大线上线下监测监管、依法查处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案件,尤其是重点查办诱导、教唆未成年人进行偷拍盗录和网络传播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加强院线电影版权全链条保护,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电影市场版权秩序。

(来源:国家版权)

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

按照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传播作品版权监管工作的意见》及版权重点监管工作计划,根据相关权利人上报的作品授权情况,现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相关网络服务商应对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内的重点作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服务商未经许可不得提供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内的作品;提供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商应当禁止用户上传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内的作品;相关网络服务商应当加快处理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内作品权利人关于删除侵权内容或断开侵权链接的通知。

各地版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于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应当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

(来源:国家版权)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开始申请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评选工作已于2025年1月15日启动。健康、环境、创意、农业食品和信息与通信技术(信通技术)等各行各业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高校衍生企业和其他小型企业征集均可申请该奖项。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届时,将由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委会评选出十家获奖企业,并于2025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期间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公布。

该奖项旨在通过展示利用知识产权实现商业目标、产生收入、创造就业、应对地方和全球挑战以及支持社区和国家发展的获奖发明人、创造者和企业家,鼓励知识产权资产的商业化。获奖者可获得专享指导,以加强其对知识产权这一战略资产的利用,包括知识产权商业化、融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宣传支持等。

具体申请流程及评选规则,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来源:国家版权)

版权:蓄势积能 携手并进

编者按 岁回律转,华章日新。我们走过了不断变革的2024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5年。展望2025年,我国版权领域将迎来更多值得期待的发展亮点。版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将为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版权保护力度加大,将进一步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版权服务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将推动版权价值更快更好转化;版权产业蓬勃发展,将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们特别邀请版权领域专家,共同展望2025年版权领域的新变化,共同书写新年新篇章。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推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版权事业蓬勃发展,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

展望新的一年,在科技赋能和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我国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将迎来更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版权领域将有诸多亮点值得期待。

制度不断完善 探索形成新共识

版权法律制度是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的重要保证。《著作权法》的历次修订以及配套的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使得我国版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未来,我们期待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出台,这将推动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目前,《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法规及规章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版权制度需要对新领域新业态下的新兴法律问题作出回应,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出现之后,版权理论与规则面临新挑战。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以及模型训练对作品集合的使用所引发的版权问题,既需要我国给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方案,也需要各国在探索中逐渐达成全球共识。

保护持续加强 技术助力新发展

版权的司法保护能够更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了推动和促进高质量的作品创作和传播,司法机关不仅需要对独创性较高的作品和价值较高的邻接权客体给予高标准的保护,同时,也需要对于保护价值较低的客体判定符合其实际价值的赔偿金额。

对于近年来版权领域出现的“钓鱼维权”“碰瓷式维权”“版权滥诉”等现象,应防止司法救济成为个别群体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版权AI智审”是数字法院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助力司法机关进行作品权属认定及相似度比对。“版权AI智审”的推出能够减少批量化图片类版权商业维权案件的数量,改变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法院深受此类案件所累的局面。

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需要行业自治。司法判决中的态度能够让各界对于平台注意义务的范围、技术过滤措施的施加程度形成共识。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兴法律问题,在立法作出回应之前,司法在保持审慎的同时,应以推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合作为导向。

服务体系完善 形成协同新格局

版权服务体制机制的完善对于高效益的版权运用至关重要。“十四五”以来,我国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下,作品登记、交易、救济等多个环节的服务能够实现连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数字版权登记业务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运营,通过数字版权链(DCI体系3.0)即时申领DCI编码。用户可按需办理数字版权登记。数字版权上链,不仅能够提升版权登记效能,而且有利于数字版权的流通交易、鉴定和溯源。

当下,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影视、时装、音乐、数字艺术等领域从业人员创作的重要辅助性工具,版权社会服务也开始对于这种新型文化业态进行探索式的应用,内容存证、价值评估、交易平台搭建将成为版权服务创新的突破口,形成版权服务协同联动新格局。

产业场景拓宽 价值潜力再释放

版权产业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发展以版权开发和运用为驱动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主题街区、数字化展览馆、VR体验馆等带给人们沉浸式艺术享受。一些省区市发挥优势形成游戏、视频、影视等版权产业集群和创新发展基地。伴随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版权的应用场景将得以拓宽,版权价值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高质量作品数据集合市场有望形成。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随着这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版权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的建设、版权经纪人的培养,表明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版权产业的人才储备。

国际交流加深 贸易出现新趋势

版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发展国际版权贸易的重要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度融入版权国际规则体系,推动全球版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022年5月5日,《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正式生效,国家版权局颁布《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通过制度来保障所有群体的文化获得感和参与度。

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的谈判,这展现出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大国担当。在国际版权贸易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走出去,以版权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本土知名IP形象、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创衍生品出海,将成为国际版权贸易的新趋势。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法律硕士学院私法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精品作品展示(2024年第12期)

著作权人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陈   皇 《春曲》、

《海鲜宵夜》、

《记忆中的冬日清晨》、

《中秋的桂花树》

美术作品
陈玉坤 《风景——遇见》、

《面朝大海》、

《共筑》

美术作品
杜忠云 《云雾清山》、

《山谷清泉》

美术作品
方   国 国画山水画《雪峰深树烟云》 美术作品
柯昌云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美术作品
刘光旺 《小洞天no.02》、

《变幻世界2》、

《6号丛林》

美术作品
薛学帮 《清声无俗喧》、

《秋山晚林共扶疏》、

《香风动影》、

《逐梦幽蕉》

美术作品
易永录 《崛起》 美术作品
张秀玲 掐丝珐琅《新嫁娘》 美术作品
张宗权 《藏音梵心》、

《梦回敦煌》、

《猎》

美术作品
郑清海 《归一》 美术作品
郑世衔 《畲风海韵》漆器作品 美术作品
庄细强 《荷塘•悦色》、

《平安富贵》

美术作品
陈峻峰 《沧海桑田》、

《“进军”大海的女人》、

《俏影》、

《时代音符》

摄影作品
黄国明 《镇海宝玺》、

《科山诗海》、

《霞光万丈》

摄影作品
蓝善祥 《湖心曲》、

《汀江飞人》

摄影作品
陆长华 《火凤凰8》 摄影作品
罗国富 《金龙飞舞》 摄影作品

(著作权人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内容来源||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系统


精品赏析

著作权人:陈   皇  作品:《春曲》、《海鲜宵夜》、《记忆中的冬日清晨》、《中秋的桂花树》

著作权人:陈玉坤  作品:《风景——遇见》、《面朝大海》、《共筑》

著作权人:杜忠云  作品:《云雾清山》、《山谷清泉》

著作权人:方   国  作品:国画山水画《雪峰深树烟云》

著作权人:柯昌云  作品:《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著作权人:刘光旺  作品:《小洞天no.02》、《变幻世界2》、《6号丛林》

著作权人:薛学帮  作品:《清声无俗喧》、《秋山晚林共扶疏》、《香风动影》、《逐梦幽蕉》

著作权人:易永录  作品:《崛起》

著作权人:张秀玲  作品:掐丝珐琅《新嫁娘》

著作权人:张宗权  作品:《藏音梵心》、《梦回敦煌》、《猎》

著作权人:郑清海  作品:《归一》

著作权人:郑世衔  作品:《畲风海韵》漆器作品

著作权人:庄细强  作品:《荷塘•悦色》、《平安富贵》

著作权人:陈峻峰  作品:《沧海桑田》、《“进军”大海的女人》、《俏影》、《时代音符》

著作权人:黄国明  作品:《镇海宝玺》、《科山诗海》、《霞光万丈》

著作权人:蓝善祥  作品:《湖心曲》、《汀江飞人》

著作权人:陆长华  作品:《火凤凰8》

著作权人:罗国富  作品:《金龙飞舞》

(声明:以上图片均已经过著作权人同意由福建省版权协会整理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福建省版权协会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44%

近日,国家版权局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完成“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调研报告。调研显示: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9.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2%;占GDP的比重为7.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5.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占GDP的比重为4.70%。版权产业逐渐成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和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中国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从2019年至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7.3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9.3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从7.39%上升至7.44%,提高了0.0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包括出版、录音、电影、广播电视、软件等产值均来自版权的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4.5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9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从4.63%上升至4.7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出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电影等行业发展状况良好,有力推动了中国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版权产业稳中有进,对保持就业态势总体稳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1573.99万人,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9.62%,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中国版权产业对外贸易稳中向好,对稳外贸、稳外资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的商品出口额为4146.13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7%,连续多年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稳定在11%以上。

(来源:国家版权)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荣获 “2024年度中国版权运营力企业”荣誉

2024年中国版权年会于12月21日在海南海口举行。本届版权年会以“版权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市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各省(区、市)版权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及版权协会的代表,以及版权相关企业、教学科研、法律事务等会员单位300余人参加。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荣获 “2024年度中国版权运营力企业”称号。集团党委副书记、省版权协会理事长严桂忠参会并发言。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作为福建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以国家“区块链+版权”特色领域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设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围绕版权数据资产的聚、管、通、用一体化管理目标,推出版权服务工作站业务模式,推动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充分发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地位,为台湾权益人提供在地版权保护的一站式优先服务,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在版权领域的融合发展。
  此外,集团在版权领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本年度成功输出涵盖政治、历史、社科文学以及少年儿童等品类丰富的30余种优质版权产品,并举办海峡阅读大会、世界汉学家福建行、第十八届金门书展等多场与版权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版权走向世界、助力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届中国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发掘和培育版权文化,加快构建中国版权自主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助力提升我国在版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届研讨会由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指导,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办,中华版权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版权》杂志社有限公司、河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协办。共有来自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中国版权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150余位代表参会。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在致辞中表示,版权工作在助力意识形态管理、全面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传播中国好故事、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版权文化的研究工作要完整准确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加强版权成果转化,服务国家经济主战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运用版权制度优势为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提升中国版权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版权故事,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以“在中外版权史比较研究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需要我们在版权领域“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全球视野和大历史观开展中外版权史比较研究,这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文化成果要求的探索实践。要不断丰富版权文化内涵,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推动版权史研究创新;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加快形成版权史自主叙事体系;坚持古为今用,为繁荣信息社会文明百花园贡献版权力量。作为国家版权保护和服务机构,版权中心坚持“学术引领”,将积极宣介人工智能版权问题、中外版权史比较等研究课题的新成果和新观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持续深化版权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彰显版权的价值与力量。

4位专家学者围绕版权文化议题作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名誉主任李明德以“两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护制度”为题,梳理了两大法系中作品保护制度的演变历程,解读了版权制度与作者权制度间的差异,阐述了中国著作权法律体系背后的逻辑。他表示,洞悉这一内在逻辑及演变,是准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当前一系列版权问题的关键,也是对法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要求。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以“AI训练数据版权合法性之困及解决路径探讨”为题,聚焦高质量数据,提出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建有条件的共享数据池。以整合、共享优质数字资源为路径,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并确保各参与方获得合理回报,从而支持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东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与数据治理范式”为题,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统版权保护和内容治理的挑战,提出了“共票机制”原创性理论。他表示,“技术+制度”是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之道。基于赋能版权保护、激励内容优化、强化内容监管等路径,共票机制可推动数据安全流通,让公众更广泛受益于数字红利。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身健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的风险与治理”为题,总结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风险和治理现状,认为妥适地寻找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上的版权治理时点、治理对象和治理方式,让社会在技术变迁的“无知之幕”前始终能够保持对新生技术的包容式接收与理智性选择,是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治理体系的关注重点。

研讨会围绕“构建中国版权自主知识体系”“人工智能时代版权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主题举办两场圆桌论坛。

“构建中国版权自主知识体系”圆桌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海君主持,嘉宾有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焕萍,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

论坛嘉宾表示,构建中国版权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性工程,要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秉持全球视野,持续深耕版权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抓住版权文化培育弘扬、版权队伍培养建设、版权意识宣传提升等重点环节,推进制度创新、技术治理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国版权屹立于世界舞台。

“人工智能时代版权服务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乾主持,嘉宾有中科院计算所数字内容合成与伪造检测实验室主任曹娟,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秀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刘银良,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熊琦。

论坛嘉宾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版权服务应以确权为先,破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制度之困或可在法律层面为其单独创设体系。要以人工智能新技术助力版权服务工作,打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版权全链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与版权创新链“双链融合”共同发展。

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2023年度优秀课题。版权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有立宣布名单,经专家评审,“人工智能创作时代版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的版权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作品独创性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治理研究”“版权过滤机制的本土规制体系研究”等5项课题获得优秀课题。版权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向优秀课题代表颁发证书。

版权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有立作总结发言,感谢与会领导、专家以及全体来宾的参与支持,表示版权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挖掘培育正当其时,未来前景广阔。版权中心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版权战略规划,不断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贡献版权力量。

(来源:中国版权服务)

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精品作品展示(2024年第11期)

著作权人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蔡盈盈 《闽南记忆》 美术作品
福建腾晖工艺

有限公司

《京杭大运河》 美术作品
高   群 《乌君写意》、

《生死时速》

美术作品
许丽枝 《锦绣芳华》系列之红雨、

《锦绣芳华》系列之滴翠

美术作品
郑圣泉 《向东向东》 美术作品
郑银聘

郑鲍淑

《狮座》 美术作品
邓文祥 《大美岞港》、

《多彩岞港》

摄影作品
华荣丽 《家园》、

《风卷云舒》

摄影作品
上官毅清 《春暖鸭先知》、

《千帆博击》、

《雾锁龙岩》

摄影作品

(著作权人排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内容来源||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系统


精品赏析

著作权人:蔡盈盈  作品:《闽南记忆》

著作权人: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  作品:《京杭大运河》

著作权人:高   群  作品:《乌君写意》、《生死时速》

著作权人:许丽枝  作品:《锦绣芳华》系列之红雨、《锦绣芳华》系列之滴翠

著作权人:郑圣泉  作品:《向东向东》

著作权人:郑银聘 郑鲍淑  作品:《狮座》

著作权人:邓文祥  作品:《大美岞港》、《多彩岞港》

著作权人:华荣丽  作品:《家园》、《风卷云舒》

著作权人:上官毅清  作品:《春暖鸭先知》、《千帆博击》、《雾锁龙岩》

(声明:以上图片均已经过著作权人同意由福建省版权协会整理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福建省版权协会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