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区块链+版权” 已来,你来不来

关注 | “区块链+版权” 已来,你来不来

数字藏品

「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

——未来已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发运用,加大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的版权保护力度。在中央网信办等16部门联合公布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中,特色领域试点“区块链+版权”有12家试点单位。其中,中国搜索是唯一上榜的国家级新媒体平台和主流媒体,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是全国出版集团中唯一入选单位。《版权监管》周刊聚焦“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从这两家试点单位的近期实践中预见数字版权的未来发展。

导读

中国搜索“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公测:用数字技术为优秀版权作品服务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发行首款数字藏品《天下妈祖》(盲盒):出版业将更加关注版权价值

时 藏

        中国搜索“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公测——用数字技术为优秀版权作品服务

作者:赵新乐

        3月17日12点,由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搜索)打造的“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公测。首发9999份“中国好故事”(APP)原创国潮萌娃形象“一飞冲天”藏品秒售罄。
        另一边,在“时藏”上线公测期间,连续10天每日限量发行的999份区块链勋章,也呈现出供不应求之势。
        “火爆程度超出我们想象,平台都快刷爆了……”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搜索法务总监、“媒体融合链”负责人、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秘书长王娇妮如此描述。
        正如王娇妮所言,这是中国搜索作为“区块链+版权”国家创新应用试点,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尝试为媒体版权保护和数字化运营探路。
借数字藏品打造好故事形象IP
        在中央网信办等16部门联合公布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中,中国搜索作为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秘书长单位,是唯一入选试点名单的新媒体“国家队”。
        “时藏”的上线公测,也是中国搜索长期在“区块链+版权”领域深耕的结果。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提出,版权的应用扩展到元宇宙场景,中国搜索在自有区块链的基础之上,顺势推出‘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王娇妮说,坚持为传统文化和数字产业赋能,为版权在数字世界创造更多价值,从而赋予数字藏品更多的生命力,这是“时藏”的初心,也是中国搜索对“时藏”的期待。
        作为国家新媒体单位,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搜索在信息科技领域探索深耕多年,拥有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能力,历时4年打造了“媒体融合链”联盟链,而数字藏品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区块链的技术支持。
        记者了解到,此次平台公测首发“中国好故事”汉服萌娃人物形象数字藏品,由“中国好故事”团队原创,依据唐代人物形象与服饰特点为灵感设计,古风国漫的设计风格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品位,人物表现力传递着中国故事及温暖力量。
        之所以取名“时藏”,也体现着中国搜索对跨越时空、铭记永恒的美好希冀,希望用区块链见证伟大时代,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珍藏时空美好瞬间。“我们希望运用数字技术为优秀版权作品服务,通过数字藏品的形式打造好故事形象IP,激活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年轻人当中‘火起来’。”王娇妮说道。
        3月17日首先发行的男娃顾嘟嘟“一飞冲天”的动态形象(其中顾为“故”的谐音,意为“好故事”)就寓意“敢上九天揽月”的无畏勇气,带着十足的元气,充满正能量。
具有扎实的底层区块链能力
        近年来,数字藏品越来越火爆,一方面,在消费侧,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的青年人,对数字文化、数字艺术等有着天然的需求,对于数字资产的认知度、接受度也相对更高。他们期待和认同像数字藏品这样可收藏、可分享、可互动、可社交的新型数字化产品。
        另一方面,在供给侧,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数据生产要素到数字资产的转化产生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国家明确鼓励开展“区块链+版权”等结合产业的区块链创新应用,使得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作品从快速确权到创新开发运用成为可能。文物、文创领域以及文化、艺术、版权相关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时藏”的应运而生,意味着这家新华社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迈入数字版权藏品新赛道。
        “时藏”的目标是打造让用户感到权威、安全、可靠的品质藏品平台,着力解决数字版权确权难、推广难、变现难等诸多问题,推动数字版权保护和运用,激发优质版权作品创作活力,在技术、发行、运营各环节为创作者、发行方、收藏家赋能,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在王娇妮看来,“时藏”的优势,是基于中国搜索自有区块链“媒体融合链”联盟链而打造,具有强公信背景和扎实的底层区块链能力。
         2021年1月,“媒体融合链”区块链版权平台上线,成为区块链用于传媒业发展的实例。“媒体融合链”同时是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平台,2020年经过了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产品备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区块链系统评测、电子证据有效性评测,电子证据直通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中国搜索还是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站点”授牌单位。
        这些“硬实力”都让“时藏”数字版权藏品平台具备了权威、安全、可信赖的优势。
        王娇妮提到,平台上的所有藏品将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数字藏品创建系统及链上发行模式,实现秒级确认、快速确权。发行模式支持盲盒等多种时下年轻人偏爱的潮流玩法。传媒出版、文学艺术、文旅文创、游戏动漫、信息科技以及各相关产业,均可参与“时藏”平台生态建设。“媒体融合链”节点实现低门槛快速接入,可跨链协作,赋能各个产业协同发展,助推数字版权藏品市场健康发展。

可有效实现数字作品的确权

        当数字藏品产业高速发展,不少企业闻风而动,期望借助数字藏品“火”一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版权问题也成为目前制约数字藏品发展的一大关键。
        “实际上,确权是版权保护的前提,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数字作品的确权,数字资产权益就不能得到保障,也就无力支撑更高级的商业模式。”用王娇妮的话说,数字藏品的确权、溯源与底层连接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息息相关。数字作品上链即确权,因此数字藏品平台采用的区块链底层是否可靠很关键,该区块链存证系统是否安全,电子证据是否得到认可,对上链作品的版权保护、对数字藏品消费者的权益保障都至关重要。
        基于中国搜索自有区块链“媒体融合链”联盟链打造的“时藏”具备自主可控、信息透明、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能够清晰查看每一幅数字作品的身份特征、创作者及收藏流程的详细信息,为藏品提供可信存证技术,提高了数字资产确权和追溯效率,并确保其在发行和收藏过程中全链条的真实可信,保证创作者的版权归属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正因为如上特点,在“时藏”上线的数字版权藏品,能够实现版权的全流程保护:将拥有版权的数字作品首先上链存证,通过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迅速完成确权,同时形成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数字藏品。“媒体融合链”支持秒级确认、快速确权,存证数据实时同步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很好地支撑平台的发行。
        “未来已来,我们将与优质内容生产者、IP方以及版权产业、数字藏品、区块链业界深度合作,共同为市场输出优质文化产品,共同保护开发运用好版权资产,共建面向未来的数字文化、数字版权新生态。”王娇妮说道。

《天下妈祖》(盲盒)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发行首款数字藏品《天下妈祖》(盲盒)——出版业将更加关注版权价值

作者:朱丽娜

6000份价值19.9元的数字藏品上线即销售一空……在人人皆知元宇宙的风口,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携首款名为《天下妈祖》(盲盒)的数字藏品,日前正式踏入传统出版业以版权为支点试水元宇宙的浪潮。

“作为传统内容生产经营企业,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希冀能以区块链赋能版权产业,为出版业探索一个全新的版权发展生态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旗下负责此次数字藏品发行的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林前汐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首战告捷在于突破技术难关

作为全国出版集团中唯一一家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的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比传统出版领域的版权转化形式,数字藏品有明显的优势。数字藏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独立产品,这一产品形态与传统版权转化形式相比有应用范围广、形态丰富、成长性强等特点。出版领域在传统生态下经营的文字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音频、视频、动漫都可以铸造成数字藏品。

“在数字藏品这一全新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更多的产品形态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这些都让我们对数字版权的未来充满了想象。”林前汐说,在传统出版生态里,版权的价值往往和出版物的实物或类实物形态联系在一起,因一本纸质书、一部电影而具象化。在区块链生态下,版权化身为数字藏品,这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基于现实的数字世界,一个亦虚亦实初级的元宇宙……

摆在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面前的问题首先就是如何突破技术难关。林前汐介绍,福州百谷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百谷王)对此次《天下妈祖》(盲盒)数字藏品的铸造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此次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区块链+版权”特色领域试点的联合申报单位。该公司主持设计的“百谷王链”区块链引擎(目前为v2.0版本、采用MIT开源协议),作为国产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程序,获评福建省工信厅工业和信息化重点新产品、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百谷王还围绕非遗保护主题和非遗领域产业数字化、版权保护进行实践,开发了数字艺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多方共识、不可篡改特性对数字艺术进行溯源、确权的特性,实现了“永久记录、有限传播”的预期,这些已经建设的内容为“区块链+版权”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天下妈祖》(盲盒)的数字藏品的成功售卖,标志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在“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领域探索首战告捷。

数字版权将被重新审视

每一件数字藏品,其实都是一个生动的形象或场景,这些都需要出版单位有优质的IP版权资源进行支撑和活化。

之所以选择“天下妈祖”作为“区块链+版权”的首次尝试,是因为“天下妈祖”是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倾力打造的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包含“‘天下妈祖’新媒体平台”“妈祖文化系列大赛”“妈祖文化图片海内外巡回展”等多个项目的多元文化品牌。

“天下妈祖’文化品牌沉淀了大量优质版权资源。”林前汐表示,此次《天下妈祖》(盲盒)数字藏品,选用了“妈祖文化系列大赛”的优秀获奖作品铸造,其中包含了10幅“我爱妈祖全球儿童画大赛”获奖作品和5幅“全球妈祖文化征文暨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全球妈祖文化系列大赛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辐射范围超过25个国家。

“我们希望以数字藏品这种新兴的产品形态,进一步提升‘天下妈祖’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更好地展现妈祖文化以及相关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林前汐说。

打造《天下妈祖》(盲盒)数字藏品的过程中,对儿童画作和摄影作品版权的重新确权是较为困难的地方。

尽管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对参赛的儿童画和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了申明,但存在与新修改《著作权法》不匹配之处。为慎重起见,集团逐一联系获奖者,重新签订协议,明确作品著作权归属。由于系列大赛时间上跨越10多年,且儿童画参赛者多为未成年人,必须联系其监护人,联系、沟通及补签授权协议等工作困难重重。在重新签订协议后,集团将相关作品在福建省作品自愿登记平台进行了作品登记。

在林前汐看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作者及著作权人权益,是构建全新的版权产业生态,加强版权创造、保护、应用和管理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区块链+版权”为行业带来的新变化——“出版业将更加关注版权价值和其相关法律支撑”。

“当出版人真正面对数字藏品这类区块链产品,感受由独特、稀缺的数字版权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当出版人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品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后,可溯源、防篡改、不可复制;当出版人面对无数创意带来的数字产品形态……我相信,大家都会更加重视手中所掌握的版权的独特性、原真性,会更加认真对待版权保护,并关注获取完整的数字版权。”林前汐说。

“传统出版单位必将依靠自身强大的内容资源储备,以版权实力抢占一席之地。当然,新的产品和业态也会对现有法律适用带来一些新观察、新思考,相信数字版权资源的法律保护体系将越来越完善。”林前汐说。

新玩法下的变与不变

传统出版单位开发原创数字藏品,必定要依托专业的力量,需要在资本、技术、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

目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也正在围绕“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构建“立足福建、服务两岸、辐射全国”的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集版权内容申请、登记、转让交易、交叉授权、溯源取证、固证维权、质押融资等服务为一体,通过一体化通路实现区块链技术体系下的全流程版权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最终通过技术业务标准化、人才体系培养、产学研用融合以及服务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实践,实现版权产业整体价值提升。

数字藏品,为传统出版单位的“破次元”玩法打开了新思路,版权理念是不变的底色。

林前汐说:“版权是出版业永续发展的基石,优质的自有版权会是出版业在产业大变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压舱石。新风口来临,考验的是出版人对于版权资源运用转化的能力。此次国家‘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建设海峡区块链版权综合运营中心更是集团在新技术条件下,对未来版权生态的大胆探索。但是,在纷繁芜杂的版权市场保持清醒、认清方向同样重要,要对自有版权价值有科学合理评估、规划,确定自身的版权品牌,集中力量建设专题版权产品线。”

编     辑:朱丽娜

二     审:赵新乐

文     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使用说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独家内容,未经同意,请勿随意转载。

(来源:版人版语)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